摘要:常言“嚴是愛,松是害,不管不教就變壞”,學生違規犯錯,教師自然要批評管教,假若是非不分,如何稱之為“教育”呢
《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(試行)》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。依據上述規則,筆者認為,面對違規犯錯的學生,教師不但要敢管敢批評,而且要及時告知家長,共同管教。若聽之任之,不管不教,明哲保身,不是為人師表者所為?!靶芎⒆印北澈蟮摹靶芗议L”畢竟是極個別案例。至于“不敢管、不能管甚至不想管”的吐槽,是教師沒有擔當不負責任的表現?!白硬唤?,父之過;教不嚴,師之惰”,不敢管、不能管和不想管,教師只能成為無情的傳授知識工具罷了。常言“嚴是愛,松是害,不管不教就變壞”,學生違規犯錯,教師自然要批評管教,假若是非不分,如何稱之為“教育”呢?譬如,面對校園暴力,敢擔當負責任的教師必須及時批評制止,讓施暴學生不墜入歧途,令被欺凌學生免受傷害,否則,“拒絕校園欺凌”也只能是空話。教師恰當的管教批評百利而無一害,只要不是變相的體罰,即使是小懲罰也不為過,家長能理解接受,社會也認可,更何況教育部印發的《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》也明確指出: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學管理中,有采取適當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權利?!吨腥A人民共和國教師法》規定:教師有義務制止有害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,批評和抵制有害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?,F在,《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(試行)》又給教師提供教育懲戒內容和界定范圍,進一步為敢擔當者添底氣,為負責任的教師保駕護航。
當然,教師管教學生必須與時俱進,因材施教,講究方式方法。批評只是手段,教育才是目的,批評教育講究藝術,應配備“曉之以理,動之以情”的模式,態度懇切,情感真摯,讓學生感悟到“真愛”,沒有“委屈”,那么,敢擔當負責任的教育正能量便能擊破“教師不敢管和不能管”這道難題。
顏武英(化州)
編輯:林奕余
初審:許 泰
終審:黃策
報料熱線:13828680359 ; 投稿郵箱:6638658@163.com